游戏玩不过怎么劝他玩

输不起的娃,你家也有吗? 有的是输了比赛后倒地大哭, 甚至对赢的孩子大打出手; 有的是在赢了游戏后, 得意洋洋地嘲笑同伴; 也有的是因为怕输, 直接拒绝参与游戏; 有些好胜心强的孩子, 甚至会要求同伴一直陪自己玩这个游戏, 直到自己赢为止…… 长此以往, 愿意与之玩的小朋友越来越少。 那么作为家长, 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输赢观念, 促进孩子良性社交呢? 孩子对“赢”的渴望, 可能是被家长塑造出来的。 比如吃饭时说: “我们来比赛,看谁第一个吃完!” 比如当孩子在玩游戏赢了时, 家长兴高采烈地说: “你是第一名,你最厉害!” 如果你平时也爱这样说, 那么以后尽量把关注的重点, 放在过程中是否努力专注, 是否展现游戏礼仪。 当孩子认为是可改变的原因导致输了, 下次还有机会赢时, 孩子可能会更易于接受。 如在跑步比赛中输了, 告诉孩子下次换一双鞋; 在下棋时输了, 告诉他下次选另一个颜色的棋子。 输了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, 只要表达方式在大家能接受的范围就行。 不服输可以放大话: “我下次肯定能赢!” 可以下挑战书: “我总有一天能赢!” 可以酸: “你就是运气好!” 如果还是想哭, 那就哭一会, 男儿有泪就弹, 心理健康比面子重要。 输赢只是对比赛结果的评定, 却不是对人的评价。 教会孩子为赢的人鼓掌、恭喜, 既是是对这一轮失败的完结, 又是对新一轮的开启。 人生路漫漫, 输赢是常态。 希望小朋友们能正视输赢, 快乐成长!
  • 声明:本文由拓课畅行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